N10665镍基合金钢材特性
N10665 也就是哈氏合金 B - 2,是一款以镍 - 钼为核心的奥氏体镍基合金,专为强还原性腐蚀环境设计,其特性集中体现在优异的耐腐蚀性能、稳定的力学性能、可控的高温性能以及良好的加工性能等方面,具体如下:
耐腐蚀性能突出这是该合金核心的特性。高含量钼(26%-30%)使其在还原性介质中耐蚀性极强,比如在沸腾的 37% 浓度盐酸中,腐蚀速率小于 0.025mm / 年,远超多数合金材料;在浓度≤70%、温度≤80°C 的硫酸,以及任意浓度且温度不超过沸点的磷酸中,也能保持良好抗腐蚀能力。它还能抵御醋酸等有机酸侵蚀,且抗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性优异,适合含硫化氢的酸性油气环境。它对硝酸等氧化性介质耐腐蚀性较差,这是其使用时需注意的短板。
力学性能均衡常温下该合金兼具不错的强度与良好的塑性,其抗拉强度可达 690MPa,屈服强度为 310MPa,延伸率不低于 40%。这种性能组合让它既能作为结构件承受一定载荷,又能在加工过程中承受较大塑性变形而不易断裂。在 300°C 的中高温环境下,它还能保持室温强度的 80% 以上,可满足中高温工况下的结构受力需求。
高温性能可控该合金熔点在 1330 - 1380°C,热稳定性较好。在 500°C 以下环境中能形成稳定氧化保护层,具备良好抗氧化性;但温度超过 500°C 后,表面氧化膜易剥落,若在此温度以上使用需借助惰性气氛保护。它在高温下还有较高抗蠕变性能,可在高温高压工况下长期稳定运行,适合制造需承受持续高温载荷的部件。其成分中严格控制铁和铬的含量,能有效阻止 700 - 870℃区间内有害的 β 相 Ni₄Mo 生成,避免合金变脆,保障高温环境下的使用可靠性。
加工性能良好
热加工:热加工适配性较强,推荐加工温度范围为 1000 - 1200°C,只要保证终锻温度高于 900°C,就能有效避免加工过程中出现开裂问题。
焊接:焊接性能出色,优先采用钨电极保护气体焊,搭配 ERNiMo - 7 焊材即可。且它碳、硅含量极低,能减少焊接热影响区杂质相析出,焊缝也能保持与基体相近的抗腐蚀性,焊后无需热处理,仅需快速冷却即可。
冷加工:虽可进行冷加工,但过程中易出现加工硬化现象,需分阶段进行退火处理,退火温度控制在 1050 - 1150°C,以此避免材料因硬化而产生脆性,保障冷加工的顺利进行。
物理性能稳定该合金密度约为 9.2g/cm³,弹性模量达 200GPa,在 20°C 到 1000°C 范围内热膨胀系数约为 13×10⁻⁶/°C,热膨胀系数较低。其导热性能处于中等水平,且随着温度升高导热能力会逐步提升,例如在 100°C 时导热系数为 12.2W/(m・k),到 600°C 时可提升至 18.7W/(m・k),这些稳定的物理性能便于在设备设计阶段进行热工和结构计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