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,在金融中心-上海,数位行业精英共襄盛举,立志做中国专业的金属材料供应商,成立了上海锦町实业有限公司。
通过资源整合与共享,公司为众多知名汽车电子连接器,传感器,继电器,控制器等生产商提供各种高性能铜合金,配套分条加工,异型材加工,表面处理,角料回收等一站式服务,联合知名高校进行新材料应用研发,为新兴产业的智造升级提供整体解决方案,公司拥有的“高.精.专”服务团队秉承匠人精神,以“匠心智造,你我同行”为宗旨,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深入行业把握产品,为企业以及行业企业提供专业具价值的产品和服务。
公司生产的材料有异型铜带、U形铜带、凹形铜带C11000(E-Cu/Cu-ETP/C1100/T2)、C10300(SE-Cu/Cu-HCP(IACS 98%)T1、C10300(SE-Cu/Cu-PHC(IACS )/T1、C12000(SW-Cu/Cu-DLP)/C1201/TP1、C12200(SF-Cu/Cu-DHP)/C1220/TP2、C10100(OF-Cu/Cu-OFE)/C1011/TU2、C26000(CuZn30/C2600)、C26800(CuZn33/C2680)、C27200(CuZn37/C2720)、C51100(CuSn4/C5110)、C51000(CuSn5/C5100)、C15100(CuZr0.1)、C14415(CuSn0.15/C14410)、C18400/C18150(CuCrZr)、C19010(CuNiSi)、C19002(CuNiSi)、C18080(CuCrAgFeTiSi)、C18070(CuCrSiTi)、C70260(CuNi2Si)、C70250(CuNi3Si)、C50710(CuSn2Ni0.3P/MF202)、C50715(CuSn2Fe0.1P/KLF5)、C19040(CuSn1.2Ni0.8P0.07/CAC5)、C19025(NB109)
材料介绍C1220(Cu-DHP CW024A)
C1220具有加热钎焊,焊接,焊接或在含氢气氛中退火时不存在氢脆的风险的优点。
主要应用于管帽,钎焊热交换器以及其他需要高温连接或严重成型的应用,也可用于许多电气应用。
标准
GB/T | DIN | EN | ASTM | JIS |
TP2 | SF-Cu 2.0090 | Cu-DHP CW024A |
C12200 C1220 |
化学成分%
Cu | ≥99.90 |
P | 0.015-0.04 |
物理特性
密度(比重)(g/cm3) | 8.94 |
导电率{IACS%(20℃)} | 79 |
弹性模量(KN/mm2) | 132 |
热传导率{W/(m*K)} | 340 |
热膨胀系数(10-6/℃ 20/℃ ~100/℃) | 17.6 |
物理性能
状态 | 抗拉强度 | 延伸率A50 | 硬度 |
(Rm,MPa) | (%) | (HV) | |
R220 | 220-260 | 33min | 45-65 |
R240 | 240-300 | 8min | 65-95 |
R290 | 290-360 | 4min | 90-110 |
R360 | 360min | 2min | 110min |
常规库存
牌号 | 状态 | 厚度(mm) | 宽度(mm) |
C1220 | R220/R240/ R290 | 0.2-3.0 | 20-620 |
电镀服务(材料+电镀)
电镀项目 | 种类 | 镀层厚度(um) | 打底厚度(um) | 裸材厚度 (mm) | 裸材宽度 (mm) |
电镀锡Sn种类 | 亮锡 (Bright tin) | 1.0-10.0 | Ni/Cu 1.0-2.5 | 0.05-3 | 8-110 |
雾锡 (Matte tin) | Ni/Cu 1.0-2.5 | ||||
回流镀锡 (reflow tin) | 0.8-2.5 | Cu<1.5 | 0.1-1.0 | 9.0-610.0 | |
热浸镀锡 (Hot Dip Tin) | 1.0-20.0 | / | 0.2-1.2 | 12.0-330.0 | |
电镀镍Ni (雾、亮) | 电镀镍 (nickel) | 7.0max | 0.05-3.0 | <250.0 | |
电镀银 Ag | 电镀银 (silver) | 0.5-2.0 | Ni<1.5 | <150.0 | |
条镀金Au/银Ag | 选镀金/银 (gold/silver) | Ni<1.5 | 0.05-1.0 | 8.0-150.0 |
分条服务
厚度(mm) | 宽度(mm) | 材料种类 |
0.005-0.8 | 0.8-620 | 不锈钢,铜合金 |
0.05-1.0 | 镍、铝带 | |
0.01-0.8 | 4.0-620 | 硅钢,非晶带 |
据外媒报道,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(Universidad Carlos III deMadrid)、德州农工大学(美国)和以色列理工学院(Israel Institute ofTechnology)联手对航空航天和汽车业使用的3D打印金属展开研究,并发现了这类金属在极端载荷条件下发生机械故障的两种机制。
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,用3D打印金属制造的零部件在各行业得到广泛利用。由于制造工艺的原因,这类材料内部通常都有微小的孔(约几十微米),当对其施加载荷时,孔隙会变得更大。为了解这些韧性金属(能够吸收能量)是如何断裂的,研究小组开始分析,当施加载荷时,这些“微孔”发生了什么。
主要研究人员之一、UC3M连续介质力学和结构分析系的非线性固体力学研究团队的GuadalupeVadillo称:“比如说,大部分汽车构件都是由韧性金属制成的,这类金属能够吸收碰撞能量,可以在发生交通事故时,提高车辆安全性。对关键工业部门来说,了解和预测韧性金属是如何断裂的,就等于是在优化抗冲击吸收能量结构的设计。”
此项研究发现了导致材料失效的两种机制。微孔出现和增长,导致材料软化直至断裂;当材料内部的多个微孔相互连接并相互作用,会发生聚结,加速断裂。
GuadalupeVadillo表示:“在这项工作中,我们通过加速或延缓材料断裂,确定了材料中的微孔或固有微孔如何增长、收缩和相互作用,这取决于材料的粘度(施加载荷时的变形速度)、对材料施加载荷的速度和加载路径(方向和其他因素)。”
该项研究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3D打印韧性金属的行为方式,推动不同行业设计和制造更坚固的零部件。这些材料可用于注重能量吸收的工艺,例如航空航天业制造新型机身、汽车业使用的各类汽车部件或生物医学业开发植入物。